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4-19 12:36:16
責任編輯:毛馨怡
眉山網記者 孟飛 余毅 文/圖
由于受疫情的影響,我們的城市曾經一度陷入了停滯。但隨著疫情被逐漸控制,復產復工有序推進,眉山加快邁入春天的步伐,熟悉的車水馬龍回來了,我們的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生機,想念許久的餐飲企業也陸續恢復營業,讓城市又充滿了“脈動”的感覺。
此時此刻,我們終于可以大聲喊出來,人間煙火味,我們熟悉的眉山回來了!
熱氣騰騰 享受早餐味道
沐浴著四月溫暖的晨光,人們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大多數眉山人的一天,是從一碗潑著紅油辣椒,放著鮮綠芫荽的面條開始的。
4月15日早上8點不到,東坡區崇光街一家早餐店里,已經一片熱氣騰騰。煮面鍋里的水突突冒著,老板王先生熟稔地抓起一團面條丟進鍋里。隨后,用筷子攪了攪,轉身將一小撮豌豆尖夾進水中。灶前的蒸籠上,包子冒著熱氣,蒸餃安靜排成一圈,一旁鍋里溫著的稀飯香甜誘人。店里員工忙著端面、揀包子,不時應一聲“泡菜自己端哈”。
“老板,還是老規矩,二兩牛肉面。”一位常客走進店內,向老板打著招呼,瞅著剛空出一張桌子,立刻坐了上去。“沒得問題。”店主王先生也笑著回應到。隨即,老板利索下了一把面條,并快速打著湯料。隨著沸水和面條的相互作用,面條很快煮好并端到了顧客桌前。“還是熟悉的味道。”顧客吃了幾口后豎起了大拇指。
隨后,一位父親帶著兒子來吃早飯。“4個包子,一碗稀飯,再要一個咸蛋。給我兒子下二兩雜醬面。”這位顧客仔細說到,王先生聽后干脆的說,“要得。”沒過幾分鐘,一桌可口的早餐就擺在這對父子面前,他們大口吃著、聊著,“兒子,好吃不?”“好吃!”小朋友笑著說。
記者在現場見到,短短半個小時,就來了15位顧客。對于這樣的場景,王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據了解,這家早餐店本打算農歷初八開始營業,但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持續閉店。閉店期間,讓王先生愁上心頭,“每月好幾千的租金,也沒具體營業時間,再不營業全家人要喝西北風了。”
隨著疫情被控制,王先生的早餐店于3月15日正式恢復營業,現在每天客流量能達到80人左右,每天的營業額能達到上萬元。“就目前的客流量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王先生說:“每天早上5點起床,一直營業到晚上,這樣忙起來感覺很踏實,因為耍起心里毛躁躁的。”
大快朵頤 中餐逐漸回暖
臨近中午,記者在文定街南一段一家中餐館見到,有不少顧客已陸續走進店內準備就餐。見到顧客的到來,服務員熱情的招呼著,“各位,想吃點啥子耶。”“藿香鯽魚、回鍋肉、嗆白菜、土豆絲,再來一個番茄蛋湯。”一位顧客拿著菜單不停點著菜。
點完餐,服務員拿著菜單來到廚房交給了廚師,廚師看完菜單后立即開始了炒菜的步驟。備料、點火、熗鍋、倒油、下菜、顛勺......炒制時,鍋沿蹭蹭的冒起大火,鍋內的菜香瞬間涌來。隨即,廚師利索在菜種加入了作料,一盤香氣撲鼻的回鍋肉就做好了,“上菜咯!”
就在這段時間,又有不少顧客來到餐館就餐,一下就把10余張餐桌坐滿了。見眾多顧客的到來,幾名服務員一時忙不過來,這時餐館老板張女士親自上陣,為顧客參茶倒水、點餐送菜。這樣來回忙碌的感覺,讓張女士很安心,“感覺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狀態。”
據介紹,這家店在2月22日閉店,老板及店員已放假準備過春節,但因為疫情的緣故,餐飲業無限期推遲營業時間,這樣的局面讓張女士壓力極大。“房租、房貸、車貸等,讓我十分焦慮。”張女士:“另外,店內還有很多年齡較大的員工,他們不上班就不能掙錢養家了。”
如今,隨著疫情逐漸控制,餐飲恢復正常營業,張女士看到了希望。“我們店是3月中旬開始營業 ,然后逐步恢復了餐廳堂食。目前,客流量已恢復了80%左右了吧。” 張女士信心滿滿的說:“客流量雖然還未恢復到疫情之前,但我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的!”
酣暢淋漓 火鍋串串火爆
火鍋、串串是四川人的最愛,而這也成了餐飲恢復營業后最火爆的選擇。晚餐時間,記者來到文忠街一家串串店,店內已有不少顧客正在就餐。隨后,隨著更多的顧客來到店內,一會功夫店內就座無虛席。這其中就有剛下班和幾位小姐妹來吃串串的劉女士。
“好久沒吃串串了,想到就流口水了。”劉女士和她的朋友剛選定座位坐下,屁股還沒坐熱了就馬不停蹄來到菜品區選菜。“鴨腸、毛肚、肥牛、肉丸、排骨......”幾位女士七嘴八舌討論著,不一會兒就選好了想吃的菜,新鮮的各種肉品和蔬菜裝滿了兩個盤子。
“開涮,開涮!”劉女士和朋友們一邊聊著天,一邊吃著串串,對于食物的美味,更是各種點贊,“這么久沒吃串串了,還是那么好吃!”這樣涮串串的場景就是店里的縮影,顧客們吃著美食,舉杯共飲,相談甚歡,開心享受著疫情過后難得的聚餐時光。
這樣的火爆場景也讓老板肖女士很開心。肖女士介紹,該店是和幾個朋友合伙經營,房租、水電、工資等,每個月店面的各種開支很大,由于疫情不能正常營業,造成現金流壓力大,這讓幾個合伙人很著急,“疫情期我們沒有裁員,為了保障員工的生活,我們都按時發了工資。”
“現在好了,疫情已基本結束,餐飲業也恢復了正常營業。目前,客流量雖然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現在生意恢復成這樣已經很滿足了。”肖女士說:“我相信餐飲業的寒冬會過去,我們的生意也會慢慢好起來的。”
舉杯相慶 燒烤店人流多
人間四月,天氣悶熱,正是吃宵夜、喝啤酒的好時候。當晚10點,記者來到了長安北路的一家燒烤店,此時雖然深夜,但店內生意異常火爆,店內座無虛席,顧客進進出出。“歡迎光臨!”眼見新顧客進店時,服務員熱情招呼著顧客坐下,“請問,想吃點什么了?”
“火爆龍蝦、火爆田螺、麻辣鴨頭,再來一箱啤酒......”剛坐下的顧客熟悉點著想吃的美食。“馬上安排,稍等一會。”顧客點好菜后,服務員拿著點好的菜單來到廚房交給廚師。廚師簡單看了菜單,立馬開始了菜品的炒制。不一會兒,火爆龍蝦和火爆田螺就炒好了。
隨后,服務員將炒好的菜拿到顧客面前后,那股麻辣鮮香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來,開整!”顧客套上手套,撥著蝦殼,挑田螺肉,手法非常嫻熟,“味道還不錯!”對于顧客的高評價,老板陳先生很高興,“如果喜歡吃我們家的味道,歡迎您下次再來!”
對于目前生意紅火的狀態,陳先生可經歷了人生起伏。“我們店是去年年底剛營業不久,本還備了很多貨想在春節賺一筆,沒想到疫情來得這么突然!”陳先生說:“后來被迫關門停業,所有備的貨也全部扔掉了,就這塊損失就有上萬元。另外,再加上租金呀,那損失真的大。”
如今,經歷了這段人生的小插曲后,陳先生看著座無虛席的顧客,心里很高興,對于未來生意的向好,他充滿信心。“目前生意雖然跟疫情前不能比,但現在生意已恢復了正常水平。”陳先生說:“我們燒烤店損失還不算大,不像那些大型中餐企業,但我相信餐飲業會持續向好的。”
引導支持 餐飲恢復“元氣”
在消費行業的復工大潮中,餐飲業是當之無愧的“人氣擔當”。目前,全市餐飲企業大部分已經復工,眉山的城市“煙火味”正在歸來。
疫情之下,百業蒙塵。據了解,春節原本是餐飲行業增收的黃金時間節點,但受疫情影響,今年1月底至2月底,眉山市除大型商場超市外,餐飲、賓館酒店等基本處于半關閉狀態。監測數據顯示,全市樣本企業餐飲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0%,全市餐館12286個,2月暫停業數11612個;提供餐飲服務的賓館127個,暫停業116個;農家樂828個,暫停業825個。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市餐飲單位累計退餐114459桌。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全力復工復產復蘇正有序開展。為科學引導服務業有序復工復產,我市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服務業企業(單位)復工復業的通知》,進一步加強企業指引,規范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要求,分類有序推進服務業企業復工復產。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積極支持企業創新服務方式,探索經營新模式。大力發展餐飲數字化服務,鼓勵餐飲企業實施智慧化轉型,開展線上交易、移動支付等融合發展模式。
此外,眉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商貿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對培育企業發展壯大、鼓勵企業申規入統、支持餐飲企業轉型發展、擴大電子商務規模、拉動汽車領域消費等提出系列措施。
針對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我市有關部門適時出臺相應措施,打消顧慮,提振信心。通過協會引導,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餐飲,發揮餐飲行業作用,從經營管理、外賣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推動餐飲業全面復蘇,號召餐飲企業大力推廣公筷公勺、中式分餐,培育健康用餐新風尚,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同時,對餐飲企業登記、隔桌、限客、一米線等不作硬性要求,直至取消,具備條件的餐飲單位回歸常態化經營。營業期間,嚴格落實通風、清潔消毒、人員體溫檢測等防疫措施。此外,還號召廣大干部職工帶頭消費,通過發朋友圈曬美食,吸引消費者到店就餐。組織餐飲企業、各類平臺開展線上線下促消費活動;兌現好支持餐飲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聯合銀行給予金融支持;謀劃組織美食餐飲企業參加全省川派餐飲匯活動周。
記者手記
隨著疫情向好,城市繁華復蘇。熱氣騰騰的早餐店,豐盛熱鬧的中餐館,活色生香的夜宵店……記者在不少餐館都感受到人聲漸起,城市的“煙火味”正在復蘇。
餐飲行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是城市“煙火氣”的體現。此前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餐飲企業基本半關閉。無論個體戶還是商家機構,都在咬緊牙關、艱難度日。為幫助餐飲業渡過難關,相關部門將服務“套餐”送進餐館、飯店,既讓“巧婦”們能“做好菜、端上桌、賺到錢”,還能讓復工復產步伐邁得更穩、更快。隨著餐飲業逐步恢復營業,相關部門繼續嚴格把關,引導各餐飲單位有序恢復餐飲業堂食服務,強化檢查指導,加強宣傳引導,助推餐飲單位科學防控、規范經營。
既要煙火氣,也要防風險。隨著客流的增多,餐廳工作人員不僅規范有序地為消費者做好服務,還全力做好餐廳消毒殺菌工作。同時,還通過提供公筷公勺、提醒“光盤行動”等引導市民養成引導市民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共同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
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城市氤氳的“人間煙火”,讓大家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提振對抗“疫”的勇氣和信心。陰霾漸散,我們的城市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