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9-25 10:09:25
責任編輯:任楓楓
俯瞰文明彭山。 翁光建 攝
“尊敬老師愛同學,關心愛護未成年,交通順暢不堵車,社會安居又樂業……”近日,一首由彭山本地人創作的歌曲《文明彭山》在彭山區傳唱。“雙創”工作開展以來,彭山的變化都濃縮在了歌中。
從城鄉面貌到市民素養,從文明程度到群眾滿意度,自2018年我市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彭山區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將“雙創”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扎實開展了一系列創建活動,外塑城市之形,內鑄城市之魂,城市各個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本網記者 林茂春
上下聯創 全力提升城市品質
幾年前,彭山區孟文路、東風路等街道自發形成了“以街為市、占道經營”的違規臨時攤區,嚴重妨礙周邊群眾出行。如今,占道便民攤區已全面清除,攤販進入市場,道路重新恢復了干凈整潔。
幾年前,彭山城區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等是環衛作業管理盲區,垃圾滿地。如今配齊配足道路洗掃車、霧炮抑塵車、灑水車、人行道沖洗車等特種環衛設備,道路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0%以上,每天收集處置全區生活垃圾約230噸,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此外,該區還引入專業公司對餐廚垃圾統一收集運輸處理,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
“雙創”以來,彭山城市的變化隨處可見。“車輛停放整齊,垃圾分類收集,公共設施完善,我們生活的城市越來越宜居了。”家住彭山建宏苑一期的居民陳穎釗說。
有獲得感的創建,倒逼彭山高標準、嚴要求推進“雙創”工作。
據了解,為確保“雙創”工作取得實效,該區各級各有關部門牢固樹立“全區創建一盤棋”的思想,堅持上下聯創、城鄉聯創、條塊聯創,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創城盡責。開展了遛狗不牽狗繩、非機動車亂停等不文明現象綜合整治,城區衛生和“牛皮癬”清理,分類垃圾桶設置,嚴厲查處不禮讓斑馬線、亂穿馬路、闖紅燈等行為,抓好違章搭建、亂貼亂畫、亂停亂放、垃圾清運綜合整治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
彭山區還壓實責任,嚴格落實“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由社區統一安排包保工作任務和統籌包保時間,全面配合做好入戶工作,常態化開展包保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廣泛進行文明勸導、全面清理衛生死角、加強問題信息反饋,主動整改發現問題。
“我們清理了32個開放式小區各類垃圾500余噸,粉刷老舊墻面2萬多平方米,新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500余個,增設人防、物防設施18套,協同包保單位向居民分發宣傳冊13000余份,填寫問卷調查表6000余份。”彭山區鳳鳴街道城東社區黨委書記李曉珊說。
同時,該區嚴格督辦抓落實,成立專項督查組,隨機、全面對創建工作情況進行暗訪督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影響創建工作大局的,嚴厲追責問責。
一系列務實的舉措讓彭山城市的變化有目共睹。
內外兼修 廣泛凝聚文明共識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彭山街頭、廣場、公園、市場、小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在交通載體(出租車、公交車)、公交站臺、銀行網點、營業廳、藥店的電子顯示屏上,“雙創”公益廣告常態化刊播……濃厚的“雙創”宣傳氛圍融入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潤物無聲地讓禮讓行人、規范停車等文明風尚逐漸成為文明共識。
“以前過馬路都要小心翼翼,等車流過了再走,現在放心多了,看到有行人要過馬路,車輛就會停下來,讓行人先走。”市民郭澳星對車輛禮讓行人的行為點贊。
一次禮讓很微小,但一座城市的禮讓,卻能成為城市里一道最美的風景。
“現在車輛都會主動禮讓行人,行人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大家的文明意識更強了。”在彭山區迎賓大道和錦江大道路口開展交通勸導工作的交通勸導員易建立說。自擔任交通勸導員以來,易建立親眼見證了彭山城市的變化。作為“雙創”工作參與者和受益者,他感慨萬分。
市民是創建的主體,也是創建的受益者。在創建過程中,彭山始終把群眾力量作為根本所依,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創建、支持創建。
“自‘雙創’開展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在‘雙創’工作一線,開展入戶宣傳、擺點宣傳、交通文明勸導、構建和諧社區等豐富多彩的‘雙創’氛圍營造活動,并吸引了2300余人次社會志愿者參與到‘雙創’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彭山區友仁社會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袁福良說。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便是文明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是眉山人民多年的愿望。如今,走在彭山區,干凈的城鄉環境,和諧的鄰里關系,自覺的文明習慣,就是創建交出的最好的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