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6-30 09:37:15
責任編輯:李佳倫
奮進當“夏”。當前,眉山天府新區以衛星產業為主導,以“拼”的干勁、“搶”的狀態、“實”的作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特色產業集群效應不斷顯現,“鏈”上資源的有效整合、精準供給、協同發展爆發出強大活力,為眉山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奮力發展中的眉山天府新區。
6月25日,記者走進環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環天智慧),了解這家本土成長起來的衛星企業為何被稱為“鏈主”。
與傳統意義的公司不同,這里沒有生產線,沒有機械的轟鳴聲,也沒有焊花飛濺的震撼場面,有的只是研發團隊熱烈的談論聲和電腦上各種算法、數據的一遍遍演示、推敲。企業文化墻上,各種“星”元素帶給人滿滿的科技感。
通過衛星賦能“天府糧倉”建設。
“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一個項目,涉及產值上百億元。”環天智慧產品總監康若帆打開電腦,介紹起正在全力攻關的全省高標準農田項目。“目前,我們根據衛星遙感影像,通過AI解譯,已完成全省高標準農田一張圖的繪制,為高標準農田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環天智慧自2020年成立以來,已發射10顆衛星,完成“環天星座”第一階段一期組網任務。
“目前,我們的衛星遙感數據已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智慧農業、智慧林業、智慧水利、防災減災等行業發揮著積極作用。”康若帆介紹,如今,公司不僅具備構建衛星星座的能力,還實現衛星測運控和數據自主管理、自主運營。基于遙感衛星數據,公司開展定制專題服務和輸出解決方案,為眾多領域提質增效提供了新方式、新路徑,自主可控的衛星資源是公司的重要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創新驅動下,環天智慧在航空航天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G端核心業務已覆蓋城市體檢、應急管理、自然資源、智慧農業、國防安全、低空經濟等領域,B/C端業務拓展應用服務于金融保險、戶外文旅、礦產勘探、管網監測、電力巡檢、地產評估等方面。
自環天星座在軌運行以來,公司已為全國10多個省市的60多個城市服務,面向各地政府及企業提供超過1500余次遙感數據支撐,累計獲取遙感影像覆蓋面積超過4億平方公里,提供上百個應用場景。
前不久,“星耀絲路·智匯眉山”為主題的第三屆眉山市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大會上,環天智慧發布了“星瞰河山·視界”智能時空數據引擎,并分別同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哈薩克斯坦kazaerospace公司、馬來西亞Karuna集團簽訂了衛星應用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公司衛星應用產業正式走向國際市場。
“我們正全力以赴深耕航空航天賽道,深度挖掘衛星遙感數據背后的經濟價值,數據賦能,拓展衛星應用產業。”康若帆介紹,為提高科技核心競爭力,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夯實研發中心人才力量,形成了以技術人才為主的人才結構,技術人才占比超60%。
“星瞰河山·視界”產品發布。
同時,借助高校科研力量,環天智慧與電子科技大學-氦星光聯衛星激光通信聯合實驗室建立合作關系,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共建“空間智能感知與大模型應用聯合實驗室”,與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合作,拓展人才力量……
以應用轉化為導向,助推“星”產業蓄勢起航。環天智慧2025年計劃再發射10顆衛星,屆時,在軌衛星總數將達20顆。到2030年,“環天星座”將完成50顆衛星組網,實現全球任意點30分鐘重訪、三天數據更新,“衛星即服務”成為現實。
近年來,眉山天府新區依托“成眉協同”的戰略區位優勢,以“鏈主”企業環天智慧公司為核心,通過“環天星座”10顆遙感衛星組網,依托云計算中心、科研平臺及高端制造載體,已形成“研發-孵化-產業化”閉環,躋身全國商業遙感衛星數量第四城。在此背景下,中國西部衛星產業園應運而生,于去年12月30日正式開園。
“這是我們園區落戶的首個衛星產業鏈配套項目,正在進行廠房裝修。”6月25日下午,在中國西部衛星產業園項目經理盧九安的帶領下,記者深入了解該產業園。
園區總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建設有科研辦公樓、標準化廠房及人才公寓、培訓中心等配套設施。從建設到落成,該產業園始終聚焦“衛星及應用”這一核心產業定位,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打造衛星應用示范城市的重要指示,以構建衛星高端制造園區為目標,全力打造眉山天府新區衛星產業生態圈。
產業園開園半年來,圍繞“強鏈”“補鏈”“延鏈”,開展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精準產業鏈招商。
深入研究國際及國內衛星產業發展趨勢,繪制“產業全景圖+招商作戰圖”,動態分析鏈主企業配套需求,鎖定高附加值環節,明確重點招引的細分領域和目標企業清單。
依托眉山衛星產業專項政策、產業園專業化載體以及優越基礎設施三重優勢,為目標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解決方案;積極構建“龍頭企業牽引、配套企業集聚、創新平臺支撐、金融資本賦能”的產業生態圈;通過環天智慧開展鏈主招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業機構的橋梁作用,開展平臺招商、資本招商等多種模式,實現“引進一個龍頭、激活一條產業鏈”的裂變效應……
目前,產業園已成功簽約落地12家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此外還包括4個科研院校研發平臺,總投資額超十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國內領先的空間激光通信領域龍頭氦星光聯、衛星遙感數據處理與應用領軍者環天智慧,以及商業化航天測運控、航天器在軌運管服務商航天馭星等。這些企業的入駐,初步構建了涵蓋衛星研發制造、關鍵部組件生產、地面系統集成、數據應用服務等關鍵環節的產業生態雛形。而產業園也將建設從研發到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的高標準平臺載體,通過“一產、一園、一基金”模式,服務眉山天府新區構建衛星產業生態圈,打造國內商業航天新高地。
中國西部衛星產業園。
“目前,我們的招商團隊正在積極對接一批極具潛力的目標企業,總數在20余家。重點瞄準的是產業鏈上亟需補強的核心環節。”盧九安介紹,為全力“補鏈”,產業園正積極洽談如高精度衛星有效載荷制造、商業火箭發射服務配套、北斗/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應用以及衛星物聯網終端制造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這些在談項目將進一步夯實產業園的產業鏈基礎,提升眉山天府新區在全國衛星產業版圖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近年來,眉山天府新區搶抓商業航天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把衛星應用產業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提檔升級遙感衛星應用研究中心、空間智能感知與大模型應用實驗室等研發機構,擁有核心專利近百項,發起的環天星座聯盟成員已拓展至12家,可調動的商業衛星達到280顆,具備全天候、全天時、覆蓋全球的對地觀測能力,形成了“數據資源累積+產業建圈強鏈”的強勁發展態勢。
隨著一系列衛星應用產業項目的落地運行,眉山天府新區將成為全國唯一同時具備研發、測控、應用、數據收發全鏈條能力的城市。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發布的《中國遙感應用事業發展藍皮書(2025)》初步測算和評估認為,我國遙感衛星及應用產業2024年的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量級。其中,直接效益超過500億元,間接效益達到1000億元,帶動效益約1500億元。 在這個科技與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時代,眉山天府新區既沒有沿海城市的先發優勢,也缺乏傳統航天基地的積淀,卻用短短幾年的時間,實現了衛星產業“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好”的華麗巨變。 從研發、轉化,到制造、運營,再到創新應用,從培育一家企業到孕育一個產業,眉山天府新區作為西南率先發展衛星應用產業的城市,以應用轉化為導向,助推“星”產業蓄勢起航。 高標準打造中國西部衛星產業園正是眉山天府新區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能夠充分帶動電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有效賦能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 逐夢商業航天,眉山天府新區“空天經濟”起勢見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眉山天府新區必將在商業航天的星空中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為推動我國空天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書寫出屬于這片土地的輝煌篇章。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