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5-12 10:36:16
責任編輯:徐茜
5月9日,在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開幕式上,洪雅縣憑借其深厚的茶產業底蘊、創新發展的突出成效,被正式授予“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稱號。
洪雅縣被授予“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稱號。
據悉,“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評選旨在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精制川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川茶品牌競爭力、產業鏈效益和聯農帶農能力,挖掘典型經驗,推廣先進模式,進而形成區域帶動效應。
近年來,洪雅縣茶產業通過源頭綠色種植,精進制茶工藝,強化品牌意識,成為助農增收的強勁產業。截至目前,洪雅縣茶葉在地面積30萬畝,位居全省第二,其中綠色、有機茶認證面積2.7萬畝,居全省第一;年產干茶3.85萬噸,年綜合產值達83億元,間接帶動10萬名群眾就業。洪雅將小小一杯茶,做成了鄉村振興大產業。
洪雅縣能產出優質茶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功不可沒。這里山巒起伏、溪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土壤肥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條件。好山好水,成為洪雅茶葉品質的天然保障,“高山云霧出好茶”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生動詮釋。
瓦屋山高山茶園。
立足生態本底的同時,洪雅更強化綠色種植,從源頭提升茶葉品質。在海拔1300多米的洪雅縣瓦屋山鎮高山茶園,這里的春茶采摘從4月才開始,足足比平壩茶園晚了近2個月。“平壩茶園開采的時候,我們的茶園還被雪覆蓋著,因為我們海拔高,相比平壩茶園,我們采摘期要晚一個多月,4月初才開始采摘。”瓦屋山鎮桌山社區4組組長伍大禮介紹,這片茶園品種是老川茶,有50多年的歷史,茶園不打藥、不施化學肥料,除草全是人工,是經過認證的有機茶園。
瓦屋山高山茶園是洪雅縣從源頭管理提升茶葉品質的縮影。洪雅縣在茶園建設和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方面,積極改良低效茶園,僅2024年就在東岳鎮等地建設200畝優良品種示范點,推廣天府5號、天府6號等優質茶樹品種達2000畝,改良低產低效茶園1.2萬畝。通過品種優化,茶葉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高度重視質量安全管理,制發《洪雅縣茶園管理技術明白卡》等宣傳資料,印發《洪雅縣茶葉禁售禁用農藥名錄》《洪雅縣茶葉主要病蟲害生物防治農藥推薦名錄》,適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聯合執法檢查、監督抽樣檢測,確保每一片茶葉都符合安全標準。
茶葉加工是提升茶葉附加值的關鍵環節。洪雅縣在傳承弘揚傳統制茶技藝的同時,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推動茶葉加工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3月,洪雅縣舉辦了第二屆“瓦屋春雪”斗茶比賽,來自省內外的手工制茶匠人齊聚一堂,以茶會友,通過比賽交流制茶技藝,共同提升制茶水平,傳承弘揚茶文化,以斗茶比賽的方式,提升洪雅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知名度。
當地在不定時舉辦各類斗茶大賽的基礎上,還舉辦各類制茶、茶藝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技術精湛的本土制茶師,壯大了制茶人才隊伍,提升了整體制茶水平。此外,通過老帶新、師徒傳承等,讓洪雅制茶師隊伍年輕化,一大批80后、90后手工制茶人脫穎而出,他們既深耕古法炒制工藝,又能玩轉直播電商。
龍頭企業在茶葉生產加工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在洪雅縣中山鎮鄒崗村的西廟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標準化生產車間內,生產設備和工藝實現了提檔升級,各項工序都實現了機械自動化。該企業年產干茶1700余噸,標準化生產,不僅獲得國內頭部茶飲企業青睞,產品還遠銷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今年,洪雅引進浙江茗皇茶業全產業鏈項目也順利投產。目前,洪雅茶產業已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11家、規上企業4家。這些龍頭企業不僅自身發展迅速,還帶動了周邊眾多茶企和茶農共同發展,縣域內整體制茶水平不斷躍升。
作為洪雅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茶葉在洪雅鄉村振興和助農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謀求從產茶大縣向產茶名縣轉變,洪雅縣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團隊走進洪雅,對當地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茶葉特征等研判論證,提出打造區域公用品牌來推動全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取意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后雪”的“瓦屋春雪”洪雅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應運而生。
茶博會“瓦屋春雪”主題館。
“瓦屋春雪”新式茶飲。
在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洪雅縣“瓦屋春雪”主題館展位面積達500平方米,現場展示了縣內雅雨露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云中花嶺茶業有限公司、茗皇茶業有限公司等茶葉企業的精品茶葉。其中,洪雅創新研發的新式茶飲亮相此次茶博會,主打高山、有機茶原料加新鮮牛乳的健康理念,推出新式茶飲體驗,有機紅茶、有機綠茶、茉莉花茶等產品深受茶文化愛好者和消費者的喜愛,在此次茶博會現場廣受好評。
通過參展參賽和持續宣傳,“瓦屋春雪”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洪雅茶葉以過硬的品質和強勁的品牌影響力,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在品牌引領下,洪雅縣積極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茶帶旅、以旅促茶”的茶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止戈鎮青杠坪村依托城郊區位優勢,打造集茶文化體驗、茶研學實踐、茶旅康養游等功能于一體的“茶客空間”,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還引進民間資本打造民宿,將“農區”變“景區”,村民收入實現多元化增長。
瓦屋山鎮復興村借助“瓦屋春雪”有機茶園和千年古村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還榮獲“中國最美茶山”稱號,全村198戶人家中有75戶開起了農家樂,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記者手記
洪雅茶產業發展啟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洪雅縣茶產業的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其發展經驗值得深入剖析與借鑒。
生態優先是洪雅茶產業發展的基石。洪雅縣立足自身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種植,從源頭保障茶葉品質,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守護好了綠水青山,實現了生態與產業的良性互動。這啟示各地在產業發展中,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生態資源,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品牌建設是洪雅茶產業崛起的關鍵。通過打造“瓦屋春雪”區域公用品牌,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共建共享,并借助各類展會和宣傳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讓優質茶葉有了更高的市場價值。這表明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品牌就是競爭力,尤其是農產品,更需要通過品牌建設提升附加值。
產業融合為洪雅茶產業注入了新活力。茶文旅融合發展,讓茶葉從單純的農產品轉變為集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產業,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增加了農民收入渠道。這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模版,通過產業融合,可以打破產業界限,創造更多新業態、新模式。
來源|眉山融媒記者:李勇軍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