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4-02-17 13:18:04
責任編輯:衛琳霞
有家長留言,說孩子一直乖巧聽話,最近突然變得愛頂嘴,不管大人說什么都要耿著脖子懟。本期《守護成長 丫丫有話說》邀請到眉山市精神衛生中心的主治醫師吳建樺,一起聊一聊關于孩子愛頂嘴的話題。
Q1
孩子為什么變得愛頂嘴?
【吳建樺】:孩子為什么會變得愛頂嘴?這是很多家長在育兒路上都會遇到的問題。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家長太過強勢,孩子用頂嘴來反抗,或是父母不以身作則,孩子學到父母言行。
比如,孩子開始學習寫“1、2、3……”這些阿拉伯數字時,父母發現“8”寫得不好。這時大多數家長都會有這個行為——指出孩子的錯誤:“你這個8沒寫好!”“寫得太丑了!”家長把重點放在指出孩子的錯誤上,而不是告訴孩子如何做才是正確的。當家長花太多時間去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的內心其實是不認可家長講的。因為家長在嘗試打敗孩子,糾正孩子,孩子心里不服氣,就會辯解,甚至頂嘴。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孩子“頂嘴”有三個高峰期,分別是:2~5歲;7~9歲;12~15歲。在這三個階段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會顯得特別難管教、難溝通。其實,這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快速發展,渴望做主,想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相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不那么“聽話”了,親子間就會有“不舒服”的感受。其實,頂嘴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志,證明孩子的獨立意識在變強,不滿足于被安排、被控制。
Q2
我們如何看待孩子“頂嘴”這個行為?
【吳建樺】: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頂嘴是和自己對著干,是不好的。可我們是否想過,生活中我們一直在向孩子發出指令和輸出觀點。如果孩子像木偶人一樣,麻木接受或無條件服從,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和可怕。有兒童心理專家研究表明:能夠同父母進行爭辯的兒童,長大后會比較自信,更有創造力和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雖然孩子偶爾頂嘴讓家長不舒服,但沒有這份“不舒服”,孩子就沒法脫離父母,去獨立長大。敢頂嘴,從某個層面代表了孩子對家長還有依賴和信任。正因為信任,有足夠安全感,孩子才能勇敢把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可見,會頂嘴的孩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孩子,卻不代表是沒出息的孩子。我們換個角度看,孩子頂嘴不一定是壞事。
頂嘴是思維靈活的一種表現。孩子反駁父母,并且要有理有據父母才能接受。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邏輯性培養的過程,一般愛頂嘴的孩子邏輯性都不錯。因為頂嘴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愛頂嘴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一般都不差。
頂嘴,是孩子捍衛自己立場,理清是非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分歧,所以才會有爭辯。爭辯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愛頂嘴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因為這些經驗而提高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懂得觀念不同,雖然有爭論,但是可以相互尊重,聽取對方的意見。這有助于孩子學習處理人際關系,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
孩子知道頂嘴會惹父母不高興,也許還意味著會受到懲罰。可孩子依然選擇頂嘴,說明他已經做好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樣的孩子往往都不懼權威,顯得更具勇氣和擔當。頂嘴有時是對父母的一種反抗,有相關研究表明,反抗性較強的孩子中,有80%長大以后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長大以后能夠自我行事。因此,會頂嘴的孩子往往更具獨立潛質。
只要是情緒,就需要一個宣泄口。一個壓抑自己情緒的孩子,往往容易積壓成疾。比如抑郁癥、狂躁癥等。相反,通過頂嘴把內心感受表達出來,這樣的孩子身心往往更健康。
Q3
孩子愛頂嘴,家長怎么做?
【吳建樺】面對孩子的頂嘴,父母不妨放下家長的架子,以理解和接納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頂嘴,將其當作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契機。推薦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四步走”,把孩子的頂嘴轉化為有效的親子溝通。
克制情緒,冷靜處理。當某一件事情孩子做得不對時,家長批評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當的處理方法不但起不到好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傷害孩子的心靈。家長不要看到孩子一頂嘴就先控制不住情緒發脾氣,否則孩子會變得更加暴躁和叛逆。心理學上有個“12秒效應”,即: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時間只有12秒。很多人會被這12秒控制,說出或做出后悔的事。當我們情緒情感上真正放松下來,并能接納孩子的“頂嘴”,孩子就不至于下意識自我防衛,為了反抗而反抗。
設立底線,引導孩子改變說話方式。人在憤怒時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有時候難免“出口傷人”。孩子也一樣,有時他們說出一些狠話,格外傷父母的心。如果孩子的“頂嘴”確實很無禮,讓人不舒服,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這樣表達方式很傷人,是不被接受的。然后,我們要關注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話引導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換一種方式說嗎?”“我不喜歡你這樣說話,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說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氣頭上,可以直接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談好嗎?”還可以跟孩子亮明自己的底線:“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的做法。今后,每當你不尊重我,我都會暫時走開一下。”
給予孩子話語權,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家長可以嘗試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有機會把心里話說出來。比如,“你被老師批評了,應該比較難受吧?”“這件事,可以詳細告訴我嗎?你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你的看法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想呢?”……當孩子頂嘴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嘗試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當了解原因后就會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想問題,可以有效溝通,再陪孩子去尋找具體的解決辦法。
父母以身作則,做好言行示范。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是沖動型經常和別人發生口角沖突,那么孩子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反之,父母如果能夠盡量心平氣和說話,孩子就能學到更合理、更有分寸的表達。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平日為人處事要平和,不急燥,對長輩恭敬有禮,那么孩子在這種影響下也會越來越懂事。
生活中,要實現與孩子友好相處,父母需保證情緒穩定,要接得住孩子的“反抗”,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減少不必要的親子沖突,同時幫孩子健康成長。
【結語】孩子頂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親子關系因此陷入危機。作為父母,我們要接納孩子頂嘴,但這不意味著放任孩子跟大人對著干,而要教會孩子用文明、理性的方式爭辯,把爭吵化為“談心”。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親近我們。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權益保護等方面有什么問題,歡迎在線留言,《守護成長 丫丫有話說》將為你解答。
END
協辦單位:
眉山市教育和體育局
眉山市婦女聯合會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特別鳴謝:
眉山市精神衛生中心
東坡區圖書館金龍分館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毅 整理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