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3-31 10:43:08
責任編輯:羅思源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2016年以來,彭山區經歷了發展歷程中具有轉折意義的五年。這五年,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發展質效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日益增進。
尤其是極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嚴峻考驗,彭山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區上下凝心聚力、同舟共濟,廣泛匯聚起攻堅克難的奮進力量,交出了不同尋常的答卷。
城市生態之美。
江回路(錦江大道)是構建眉山“1環4橫9縱3聯絡”現代化公路交通服務體系中的1縱,向南連接彭山,向北連接雙流區、天府新區,是彭山區內一條重要的南北向通道。
“目前,該項目征地拆遷清表工作已完成80%,完成路基土石方12萬方,清運表土8萬方,順正橋橋梁右半幅承臺鋼筋綁扎完成,正在進行路基土石方、水泥攪拌樁、蓋板涵等施工。”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江回路改造工程(錦江大道)全長5.03公里,全線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40公里/小時,于2020年12月11日正式開工。預計今年年底前,彭山段2.2公里將具備通車條件;2022年10月30日前,全線交工驗收。項目建成后,將與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構建江口、錦江片區十字形“快速外部交通骨架”,完善區域路網內部交通。
交通四通八達。
近年來,彭山新開通至成都3條跨市公交線路,與邛崍市、蒲江縣達成道路共建協議。成樂高速擴容、劍南岷東大道建成通車。停靠彭山北站動車車次從2015年8.5對增加到19對,成眉兩地通勤人數大幅增加。“路網同級、無縫融合”的成眉同城交通同網率先突破藍圖正在擘畫,“南聯北融、東西貫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構建。
此外,彭山還簽訂了《成都市新津區—眉山市彭山區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方案》,確定42個合作項目。與新津區簽訂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協議,45項服務實現異地通辦。與雙流區簽訂《衛生健康協同發展區域合作協議》,與新津區簽訂《教育同城化發展合作協議》,加快建設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區,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和水平,堅定不移創建“能級要地”。
近日,液化空氣電子材料(四川)有限公司西部電子材料中心和供應鏈中心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一派熱火朝天抓建設的場景。“目前項目土建已完成85%,主體結構完成,正在同步推進配套建設和機電安裝,預計4月底項目土建完成。”該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該項目是世界500強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基地之一,于2019年11月14日簽約,總投資3億元,占地70畝。
該項目選址彭山,是成都區位、彭山成本的優勢凸顯,更是彭山區光電顯示及半導體配套產業集聚效應的體現。項目生產氣體10余種,存儲氣體90余種,其中年生產一氧化氮達2500噸,各類氣體可廣泛運用于半導體、平板顯示及光伏行業,是制程工藝中非常關鍵的原材料之一,將進一步完善彭山電子材料配套產業鏈。
俯瞰四川彭山經開區。
近年來,彭山經濟合作成效顯著,招引美國雅保、陶氏化學、中國航天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4戶,累計引進投資5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49個,數量居全省區縣前列。
今年,彭山以“重大項目攻堅年”為主題,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用項目的大突破和園區的大進步實現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區委、區政府印發了《眉山市彭山區經濟合作項目引薦獎勵辦法(試行)》,以最高300萬的獎勵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經濟合作工作的積極性,全力以赴奮建“發展寶地”。
3月29日,彭山區觀音街道果園村1組,連片的葡萄果園內,農場主楊建華正忙著疏花。多年來,楊建華在彭山區有關部門的引領下,持續提升種植品質,葡萄價格喜人。2020年,楊建華30余畝葡萄園共采摘葡萄12萬斤,銷售收入達到150萬元。
四川彭山經開區內,四川珂瑪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忙著開展清洗、陽極氧化、噴涂再生、包裝等工作。公司于2019年7月1日投產,截至2020年底,公司產值已達到1.2億元。
江口沉銀地,江口沉銀博物館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館建設總投資10億元,預計2022年12月竣工,有望成為岷江文化帶和成眉樂黃金旅游線上耀眼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產業是強基固本的主抓手。近年來,彭山區瞄準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招大育優,挺起工業脊梁;整合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精準發力,做實文旅基礎;提檔升級,激發三產活力。2020年,彭山地區生產總值183.39億元,比2015年增加68.77億元。
此外,2020年各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均保持正增長,為全市唯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投資、第三產業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項增速全市第一。彭山綜合實力節節攀升,經濟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不遺余力興建“經濟旺地”。
毛河濕地公園內,溪流清澈,步道蜿蜒,滿目皆綠。不少市民在公園內散步、打球、玩耍,歡聲笑語一片。
毛河濕地公園總占地約345畝,其中水體面積約134畝,綠化11萬平方米,跑步道總長6000多米。2021年春節前夕開放后,改變了城南片區無公園的現狀,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每天前來玩耍的市民絡繹不絕。
然而,毛河濕地公園幾年前卻是亂排生活污水的“聚居地”,被形象地稱為“漏罐子”。如今,曾經的黑臭水體聚集地被改建成了公園,受到周邊群眾的廣泛好評。
毛河濕地公園。
近年來,彭山區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布局,在該區范圍內多形式、多方位打造綜合公園。中心城區建成公園7個、休閑廣場20個。城在園中、人在景中、景城融合的全域公園城市正在逐步形成。
2020年,岷江(彭山段)國考斷面水質首次從Ⅲ類提升為Ⅱ類,毛河(彭山段)首次達到優良水質。空氣“六參數”全面達標,優良天數317天,優良率達86.6%,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新增城市公園綠地23萬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49平方米。
從“一片美”逐步邁向“全域美”,山水在旁、公園相伴的“宜居樂地”城市生態圖景徐徐鋪展。
“辦執照、辦稅務登記、刻印章,這一全套事情4個小時就辦完了,而且刻章還免費,體驗感太好了!”近日,談及在彭山區市民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專窗辦理企業開辦一系列手續的經歷,市民王永全連連點贊。
為鼓勵創新創業,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彭山區不斷優化企業開辦流程,提高企業開辦效率。2019年,彭山區將“最多跑一次”理念運用到企業開辦中,實現企業開辦8小時辦結。2020年6月,該區再下功夫,辦理時間再提速,實現4小時辦結。
“辦理速度提高后,不到一周時間就受理完成了41戶企業開辦業務。”彭山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彭山累計承擔中央、省、市改革試點任務78項,試點層級、任務數量創歷史之最。設立企業“一站式”服務專窗,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4小時,實現“零成本”開辦;推出企業和個人100項“一件事”流程,“一件事”事項辦理提速30%以上;單個政務服務事項提速80%以上,調整即辦件比例30%以上,為申請人減證明、減材料30%以上,審批效率提升50%以上。
此外,土地流轉“四步機制”,獲得中央領導肯定,寫入《土地承包法》修正案;“兩權”抵押“五方聯動”模式、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經驗在全國、全省交流推廣。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順利完成。改革創新熠熠生輝,成為改革高地。
跨越發展中的彭山。
“早幾年修了新房子,但廁所一直是旱廁,后來村里搞了‘廁所革命’,政府有補助,我們只出了1000多元就把廁所的問題解決了,原本臭味重、蚊蟲多的旱廁,如今室內貼起了瓷磚,安上了水沖式廁所,變得干凈衛生,還有庭院也順帶美化了一下,居住起來舒心多了。”談起廁所改造,彭山區謝家街道石山村5組村民李志元贊不絕口。
實施農村廁所改造項目是2020年彭山區人大代表票決民生項目。為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彭山區按照“示范引領、整村推進、全面提升”的思路,強力推進廁所改造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彭山區26個村8152戶群眾完成了廁所改造。
近年來,彭山區堅持以民為本,在民生福祉上書寫新答卷。該區累計支出民生和社會事業資金117.05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彭山一中、彭山四小、錦江幼兒園、區中醫醫院新院區、區人民醫院新住院樓等一大批教育、醫療設施建成投用。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9.6%,公辦幼兒園占比達52.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民生福祉蒸蒸日上。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茂春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