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1-17 10:49:25
責任編輯:何海娟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一直以來,農村環境整治是個薄弱環節。而在洪雅縣,經過多年治理,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寬敞的水泥路、隨處可見的垃圾箱、干凈的院落……已構成洪雅農村環境“標配”,“清水繞人家”的景象在洪雅農村逐漸顯現。
近年來,洪雅縣立足實際,堅持“全域景區化”“全域旅游化”,針對人居環境矛盾最突出的問題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推行“廁污共治”“垃圾分類”等,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
“廁所革命”讓“方便”更方便
“以往大家的糞水、污水都是直排到溝渠里,一到夏天真的很臭,而且蒼蠅、蚊蟲到處飛,很不衛生。現在開展‘廁所革命’,將糞水、污水進行了處理,看起來舒服多了,也沒有臭味了。”洪雅縣柳江鎮居民蘇長珍對改造后的廁所很滿意。
鄉緣鄉村旅游廁所。
自洪雅縣實施“廁所革命”以來,柳江鎮投入300余萬元,對包括興勝村、兩河村、花溪社區、萬湖村、紅星村等946戶進行廁所改建,改建按照“雅韻花溪”景觀規劃要求,栽種濕地植物,建“花園式”污水處理設施,實用又美觀。
讓“方便”更方便,景區“廁所革命”同樣持續推進。作為剛剛獲評的“天府旅游名縣”,洪雅縣編制完成《洪雅縣公共廁所專項規劃》,堅持綠色、生態、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旅游廁所進行升級改造,通過廁所“小窗口”,服務旅游“大格局”,以干凈衛生、方便快捷的“精品廁所印象”展現洪雅旅游良好形象,并對旅游廁所完成百度地圖標注,方便公眾在線查找,解決“找廁難”問題。
在實施“廁所革命”中,洪雅堅持整村推進、分類施策、示范引領,截至目前,27個示范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完成8518戶,完成比例達101.6%;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完成8865戶,完成比例達101.9%。景區旅游廁所已完工4座,分別為:天宮驛站旅游廁所、千秋驛站旅游廁所、鄉緣鄉村旅游廁所、七里坪圓形廁所。
“污水革命”讓生活更舒心
“我們村里人比較多,每天都要產生很多廢水,閑置的土地又少,這些臟水沒地方排,太惱火了!”在東岳鎮橋口村,曾經無處可排的污水散發的氣味,液體固化后產生的垃圾,影響著當地村民的生活舒適度。為解決這一難題,該村因地制宜,積極推進污水治理工作,今年5月,總投資15萬元的地埋式一體化設備建成投運。
新興旅游小鎮——瓦屋山鎮。
“為什么采用地埋式一體化的設備處理生活污水?主要是該設備處理效果好,建設周期短,而且占地面積小,使用壽命長。”橋口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當地人口聚集度較高,經濟條件較好,建設用地少,對水質要求較高,地埋式一體化設備剛好滿足該村的需求。
在該鎮天宮村,當地的13戶村民多年來飽受生活污水問題困擾。今年7月,總投資4.9萬元、占地面積50平方米,總設計處理量6m3/d的“資源化利用+達標排放”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工。該設施的出水指標執行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三級標準,經處理可達二級標準。
截至目前,洪雅縣66.3%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治理,29237戶農戶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垃圾革命”讓環境更優美
“以前大家的生活垃圾亂倒,既影響村容村貌又難聞,自從提倡垃圾分類后,這種‘臟亂差’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了。”止戈鎮八角廟社區居民說。為了推廣垃圾分類,該社區專門組織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和住戶大院,廣泛宣傳農村環保知識,促進垃圾分類工作。通過垃圾分類,讓村民生活廢棄物規范投放,也讓農村形象整潔大方。
止戈鎮發動社區積極宣傳垃圾分類。
不僅如此,洪雅縣各鄉鎮還積極發動黨員干部、群眾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對轄區沿線路面、溝渠白色垃圾開展集中清理,徹底將道路沿線枯枝敗葉、破舊廣告、“牛皮癬”以及農戶房前屋后亂堆亂放亂曬等現象整治到位。
在實施“垃圾革命”過程中,洪雅縣探索形成了分類減量化、村收集無害化、集中轉運處置市場化的垃圾治理“三化”模式。截至目前,該縣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推廣率達63.4%,完成比例達126.8%;完成25個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完成比例達1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