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12 11:16:03
責任編輯:羅思源
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
27.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28.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粗細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食用合格碘鹽。
31.講究飲水衛生,每天適量飲水。
32.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應進行6至10千步當量的身體活動,動則有益,貴在堅持。
34.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會導致癌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煙者至少減少10年。
35.“低焦油卷煙”“中草藥卷煙”不能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反而容易誘導吸煙,影響吸煙者戒煙。
36.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戒煙越早越好,戒煙門診可提供專業戒煙服務。
37.少飲酒,不酗酒,戒酒需要醫學專業指導。
38.遵醫囑使用鎮靜催眠藥和鎮痛藥等成癮性藥物,預防藥物依賴。
39.拒絕毒品。
40.勞逸結合,每天保證7至8小時睡眠。
41.應該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據天氣變化和空氣質量,適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4.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吐痰,咳嗽、打噴嚏時遮掩口鼻。
45.農村使用衛生廁所,管理好人畜糞便。
46.科學就醫,及時就診,遵醫囑治療,理性對待診療結果。
47.合理用藥,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48.戴頭盔、系安全帶,不超速、不酒駕、不疲勞駕駛,減少道路交通傷害。
49.加強看護,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風,謹防煤氣中毒。
51.主動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應至少接受5次產前檢查并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應盡早開始母乳喂養,滿6個月時合理添加輔食。
53.通過親子交流、玩耍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發現心理行為發育問題要盡早干預。
54.青少年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近視、超重與肥胖,避免網絡成癮和過早性行為。
(待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