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5-27 09:48:57
責任編輯:李佳倫
5月20日,青神縣青竹街道程家嘴村1組的蘇母文化廣場上,看著曾經“臟亂差”的空地搖身變為了游客中心、蘇母手工坊等,村黨委書記鄧玉波感慨萬千:“以前大家路過這兒都要繞道,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不僅本村人覺得住得舒服,外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
蘇母文化雕塑。
近年來,從雜草叢生的墳地竹林中“破繭”,到蘇母文化主題業態集聚區“蝶變”,程家嘴村這個以蘇母文化為魂的村落,迎來了蘇母文化主題業態集聚的“蝶變”。而這場“蝶變”,始于2024年啟動的“和美鄉村”項目。
起初,面對需無償騰退房前屋后自留地、閑置宅基地的難題,村黨委牽頭召開30余次“村民壩壩會”,黨員帶頭拆違建、讓院墻,干部逐戶講解發展規劃。“一開始大家比較抵觸,但村里反復承諾‘發展成果共享’,還帶我們去外地考察文旅項目。”村民楊曉玲回憶道。最終,32戶村民讓出土地,連片20畝的核心區得以啟動建設。
建設過程中,程家嘴村以蘇母“崇文重教”精神為脈絡,全方位將文化基因植入業態創新:閑置農房打造成的“蘇母手工坊”,提供古法織布、制作家風主題扎染等互動體驗;陳列著蘇母教子、“夜紡授經”等場景的村史館,在潛移默化中讓蘇母文化、家風文化深入人心;而竹林深處以“家風菜園”為特色的精品民宿提供的農事體驗,更是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不僅要‘講故事’,更要‘造體驗’。”鄧玉波介紹道,即將推出的“蘇母文化研學線”串聯手工坊、書院、稻田等,實現農文旅的深度融合。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環境美”到“發展美”,程家嘴村的探索層層遞進。
該村創新“文明積分制”,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等納入考評;組建“家風調解隊”,用蘇母“仁愛”智慧化解鄰里矛盾;打造蘇母文化廣場,讓雜亂林盤變成村民晨練、游客漫步的“共享客廳”;村民也從最初的“怕進竹林”到“爭當導游”……
如今,曾經的“邊緣地”上,建起了游客中心、蘇母書院、村史館等業態,成為全村文旅融合的“心臟”。“第一批業態試運營后,我們就已收到了10余個訂單。預計,本月底所有業態就可以完成建設和招商,正式投入運營。”鄧玉波的眼里充滿期待。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