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3-26 13:25:40
責任編輯:黃馨月
今年以來,旅游市場持續回暖。在青神縣,研學游已經搶先一步成為市場中被熱捧的對象。最新統計顯示,在青神縣,大部分推向市場的研學項目已經得到市場認可,個別項目的排期已經排到了暑假?!?/span>
青神研學為何成為文旅融合發展大潮中的“寵兒”?五年深度挖掘,依托本土四大優勢,青神縣順利占得“研學游”發展先機。
依托“紅色優勢”
打造紅色研學之旅
近年來,革命老區縣青神縣在賡續紅色基因的建設中,種下了文旅融合、推動研學旅游發展的種子。
“西山烽火連天赤,血沃花紅遍地開。”1927年4月,青神建立了上川南地區第一個中共地下黨組織——中共青神黨支部。1934年12月14日,中共青神中心縣委根據省委指示,在西山一帶的梧鳳、土主、新場、桂花4鄉組織和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革命斗爭。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正式亮相,項目可同時容納1000名學生學習,擁有不同規模的會議室3個、黨課教室4個、可容納500人的學術報告廳1個。項目建有綜合實踐、紅色研學、戶外拓展、農耕體驗四個功能區,為研學項目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中,基地獲評“四川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十大營地”,投用后,紅色西山研學教育基地繼續發展——
2021年4月被評為“四川省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
2021年6月被評為“眉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21年6月被評為“眉山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經過多年持續建設與完善,基地內涵豐富——軍事訓練和戶外拓展區有空中斷橋、空中抓杠、天梯、浮橋、速降等設施,適合開展國防教育、消防教育、體能拓展、各類集訓等課程;青少年綜合實踐區擁有禁毒體驗館、艾滋病防疫館、趣味遙感室、科技體驗館、縣統一戰線實踐館等17個館室,館室內配有3D打印機、傳感器材、智能控制器材、導彈模型等各種科學體驗和制作器材、科技資源包等,課程包括生命安全、科學實踐、文化創意等板塊;農場勞動體驗區規劃占地200畝,可提供勞動教育、農作物科普、種植學習、生活體驗等。
“目前,我們正在完善模擬迫擊炮、火箭筒、坦克等體驗項目,軍事訓練將更加擬真、貼近戰場環境,這將成為基地研學的‘拳頭項目’?!被刎撠熑烁嬖V記者。
依托“東坡優勢”
打造東坡研學之旅
青神縣是東坡文化承載地,歷史悠久,人文精粹,是蘇東坡初戀的地方。這里曾開設中巖書院,蘇軾負笈求學于此,開啟成才之路,終成一代文豪;佛教圣地中巖寺,啟蒙了蘇軾的哲學思想,為其成為儒釋道集大成者奠定了基礎;蠶叢故里悠久的農耕文化厚植了蘇軾重農惜農的民本思想;青神縣孕育了中國三大賢母之一的蘇母,其勉夫教子成為后世典范。
在東坡文化、蘇母家風的基礎上,青神縣開發特色研學——
蘇東坡與妻子王弗“喚魚聯姻”的典故流傳千古。在以此得名的喚魚公園,三蘇文化、蘇母家風家訓、宋式建筑等資源逐漸豐富,成為研學內容。
在蘇東坡當年求學、初戀成婚之地的中巖寺,中醫草藥、東坡文化、古代建筑、摩崖石刻、佛教藝術都成為孩子們樂學的研學課程。
與此同時,青神縣還將深化與三蘇祠的交流合作,開設書畫傳習、經典誦讀、傳統禮儀和技藝展示等特色研學課程,打造東坡求學特色研學品牌;依托蘇母祠,系統梳理東坡家風家教脈絡,常態化開展蘇母家風家訓誦讀會等活動。
未來,青神縣將繼續推進東坡文化承載地建設,按照初步預想,相關項目建設完成后,研學學員從天眉樂高速青神互通下高速,只需驅車幾公里,就能來到蘇母文化為主題的程家大院;跨過重建的瑞草橋,可以來到以王弗為主題的王家大院;登上游船,可以來到古中巖碼頭,領略江景;在中巖寺下寺,游客可以通過游覽博物館,了解蘇東坡一生的各個重要時刻;游覽過蘇東坡王弗喚魚聯姻的喚魚池后,游客就可乘坐纜車,直接到達蘇東坡曾經負笈求學的中巖書院,以及上寺、中寺……
“東坡文化承載地建設,將讓千年中巖寺重新迎來高光時刻,東坡文化研學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毕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依托“非遺優勢”
打造竹編研學之旅
近日,“兩岸一家親,東坡故里情”眉山研學活動走進青神縣。來自上海臺商子女學校的30名師生代表走進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內,參觀了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彩色竹編《蔬園》、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堪稱奇絕的《隱形觀音》,以及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竹編舞龍——"青神竹龍"等一系列青神竹編精品,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隨后,他們在中國竹藝城內,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青神竹編技藝的樂趣和奧妙。
活動結束后,師生們紛紛表示,大家在這里共同探尋竹編技藝的奧妙,感受竹編文化的魅力,真是一次難忘的"竹編之旅"!通過此次研學活動,大家更好地讀懂了中華傳統文化。
青神竹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并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要,擁有平面竹編、瓷胎竹編等五大類3000余種產品體系。平面竹編《苦樂清涼》曾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瓷胎竹編《融》曾獲巴拿馬萬國國際博覽會特等金獎……2022年,青神竹編更是亮相卡塔爾世界杯,2023年春節,。
青神竹編亮相CGTN(中國國際頻道)春晚,向全世界展現“非遺”魅力。
基于“非遺”優勢,青神的竹編文化研學經過多年發展,亮點多多。
——竹林濕地公園。全國第一個以竹林風景線為主要景觀的濕地公園,以“萬竹博覽,文化大觀,旅游休閑”為主題,是竹子的科普園、文化園、康養園。
——竹里巷子。竹里巷子位于聞名遐邇的“中國竹編第一村”蘭溝村,當地共有竹種類500多個,依托獨有的竹產業優勢,打造了集生態、田園、康養于一身的獨特鄉村風情IP。
——竹博館。全國唯一的集展銷、博覽、培訓、旅游、設計研發等功能為一體,同時擁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竹產業專業博覽綜合體。
——學習竹編技藝。“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精細的平面竹編、世界首創的彩編技藝,讓青神成為國際竹藤組織培訓中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中國竹編藝術之鄉”“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品”。
——熊貓館。以熊貓為核心,集觀光、游覽、科普等眾多功能為一體的熊貓觀光場所。
依托“生態優勢”
打造生態研學之旅
近日,2023青神縣旅游春季推介會走進成都市文化氛圍十足的望平街,當主辦方工作人員在會上小心翼翼取出一籠人工繁育的螢火蟲時,現場的小孩子們一擁而上?!拔蚁氲角嗌袢タ次灮鹣x!”小孩子們紛紛表示說。
螢火蟲對環境較為敏感,是生態質量的指示物種之一,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
近年來,青神縣持續整合本地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方向,通過修建綠地公園、培育翠竹長廊等措施,不斷推動生態修復和鄉村振興;通過聘請專家進行專業指導,配合高敏攝像機、無人機巡航等高新科技手段,建立了西南螢火蟲研究和保護中心,劃定了“賞螢區”和“保護區”。青神縣,已經成為四川全省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螢火蟲生態區。
為了打造生態研學這一“拳頭產品”,青神國際竹藝城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還打造了全國第一個集科學研究、自然科普、科技互動以及四季賞螢為一體的竹里螢光藝術館,該館展陳面積4800平方米,分為科普展陳區、夢幻聲光電沉浸式體驗區、四季賞螢區和螢火蟲繁殖區。在這里,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螢火蟲繁殖區體驗螢火蟲環繞,還可以走進竹里螢光藝術館夢幻聲光電沉浸式體驗區,感受“螢星漫舞”;通過VR沉浸式感受螢火蟲在身邊飛舞,觀看標本室里陳列的十余種螢火蟲標本……
2023年伊始,當竹里螢光藝術館開始試運行第一天,就有數百名兒童第一時間前來參觀,之后,研學團隊更是絡繹不絕。
“讓孩子們能夠看到我們兒時看到的螢火蟲美景,青神做到了,在這里,我們能夠在一年中的十個月實實在在看到螢火蟲。螢火蟲的科普內容豐富,車胤囊螢的故事催人奮進,這是青神研學的拳頭產品,也必將成為我們旅行社的拳頭產品。”國內知名專注研學的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23尋美鄉村?樂游眉山”青神縣觀螢季開幕式暨“百旅進青”活動上,青神相關部門更是與北京普瑞未來教育科技集團、四川小腳丫樂學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四川學合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眾多公司簽約,充分挖掘青神生態研學旅游。
如今,青神全域已經成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戰場,青神研學游飛速發展,成為文旅融合發展浪潮的領頭羊。負責全縣研學游規劃與實施的青神文旅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策劃推出更多主題推廣活動,加大力度為青神研學旅游IP打造賦能,最終實現青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古良駒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