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04 11:03:08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蹇瑋杰 文/圖
對口援藏,就像一場接力賽。近年來,東坡區一批接一批優秀干部、技術人員直面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在雪域高原揮灑青春和熱血,留下了無數感人至深的援藏故事。
作為一對援藏夫妻,彭志禮和劉旭梅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夫妻先后進藏已快一年,雖然各處一方,但他倆始終牢記援藏的使命與擔當,全身心為茂縣的發展、穩定和團結貢獻了力量。
如今的攀川村。
離別親人 主動申請奉獻藏區
2018年6月,彭志禮所在單位需選派一名干部到藏區工作,得知這一消息后,彭志禮第一個報名申請。“選擇援藏,心里還是有點不踏實。當我把援藏的想法告訴妻子以后,妻子卻毫不猶豫地表示支持。她告訴我,奉獻藏區也是她的夢想。”彭志禮講述了故事的開始。
2018年7月4日,懷著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和對雪域高原的向往,彭志禮離別親人,踏進阿壩藏區,開啟了為期2年的援藏駐村生涯。
到阿壩茂縣后,彭志禮被安排到雅都鎮中村任“第一書記”。雅都鎮中村是全縣最遠、條件最艱苦的鄉村之一,離縣城近百公里,最高海拔4500多米,是一個羌族同胞聚集村寨。剛到藏區,由于海拔高,彭志禮嚴重失眠,飲食不習慣,和群眾交流也存在一定的語言障礙,他迅速調整,主動適應,克服種種困難,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為了盡快熟悉村情民情,彭志禮帶著隊員走村進戶,用1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全村,摸排困難,收集民意,宣傳政策,解決問題,成為中村的一分子。
在中村,彭志禮以黨建為抓手,大力宣傳黨的政策法規,帶領干部群眾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讓全村各族同胞緊緊團結起來。組織黨員群眾翻山越嶺,耗時8天時間,對4千米牧道進行集中維護;尋求項目支持,在村寨主要路口安裝太陽能路燈18盞,方便了群眾出行;舉全村之智,大力提升土蜂養殖合作社品質和競爭力,并在“年度評選—尋找四川首屆最天然蜂蜜”評比中榮獲冠軍;主動與縣林業局、縣援藏辦對接,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完成了300余畝花椒種植,讓群眾持續增收有了希望……
真情的付出,增進了東茂感情,牢固了漢羌友誼,贏得了干部群眾認可。由于工作出色,2019年,彭志禮被茂縣縣委、縣政府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彭志禮(中)正在幫助村民修理。
緊隨丈夫 書寫無悔援藏青春
彭志禮到藏區工作后,便開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在茂縣的日子”,介紹當地的生活點滴。妻子劉旭梅被茂縣古老又神秘的羌文化深深吸引,而只有4名小學生在教室里上晚自習的畫面也深深打動了她。“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跟隨丈夫的腳步,為藏區奉獻自己的熱血和汗水。”
一次阿壩探親之行,讓劉旭梅更加堅定了援藏的信念。2018年8月中旬,劉旭梅利用假期,到藏區看望丈夫。山路蜿蜒崎嶇,驚險不斷,但一路上美不勝收的風光,緩解了她的疲憊,特別是到了目的地——雅都鎮中村草甸,一個平均海拔3300米的山間草場,風光更為壯麗。“如若我也能在雪域高原揮灑汗水與青春,這樣的人生方有壯麗的色彩,即使充滿艱險與未知。”此時此刻,劉旭梅也更加理解了丈夫的選擇。
9月,單位要選派教師作為第五批援藏干部到藏區工作,劉旭梅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申請書,并最終通過組織審查。10月11日,劉旭梅前往阿壩茂縣,被安排在縣教育局從事理科教研工作。
援藏雖苦,但這點苦對早有心理準備的援藏干部來說,并不算什么。“女兒是我們心中割舍不下的牽掛。”談起女兒,彭志禮滿是愧疚。2018年7月,彭志禮踏上進藏之路的當天,他9歲的女兒正在華西醫院進行脊椎手術。“不能親自陪女兒度過,我一直心懷愧疚”,但選擇援藏,就是選擇了付出,選擇了奉獻。
大山上的產業。
勇挑重擔 做群眾心中的主心骨
今年3月,彭志禮被調整到茂縣南新鎮攀川村任“第一書記”。
攀川村是一個整村避險搬遷村,群眾耕地與居住點分離,人均耕地少,基礎設施還需完善,群眾脫貧奔康后勁乏力。“彭書記,攀川村工作任務重,你肩上擔子重喲。”茂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東周的囑咐,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到任后,為了最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彭志禮白天翻山越嶺,深入老寨子,走進田間地頭,熟悉村情,了解產業發展情況;晚上到群眾家里拉家常,熟悉民情,收集問題。“雖然我記不住每一名群眾,但群眾都認識了我。”2天時間,彭志禮就遍訪了該村在家的所有群眾。
產業要發展,基礎須先行。彭志禮與村干部積極謀劃發展,頂太陽、冒大雨、踏碎石、踩泥濘,深入攀川毛坯路研究道路硬化問題;多次同轄區企業協商,取得企業支持,努力共同推進產業道路建設。如今,看著從峽谷深處一點點往外延伸的產業道路,彭志禮感到非常欣慰。
“彭書記,我家養的牛下不了山,你給我想想辦法啊?”剛到攀川村,群眾就找到彭志禮反映情況。為了弄清原委,彭志禮第二天就帶著隊員徒步10多公里,實地查看情況,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再小的事,只要事關群眾利益,也是大事;再苦的工作,只要把群眾當親人,再苦再累也是快樂的。作為“第一書記”,彭志禮說,必須永遠與群眾站在一起,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只要“第一書記”在,群眾心中就會有主心骨。
如今,彭志禮夫妻到茂縣已近1年。“對我們夫妻來說,沒有比奉獻藏區更難得的機會,沒有比服務藏區更崇高的使命。無論是同在茂縣卻難得相見的牽掛,還是工作中遇到的種種考驗,都是人生的歷練。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依然選擇堅守,無怨無悔。”對于未來的援藏日子,他們充滿信心與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