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更新時間:2017-09-22 15:32:22
責任編輯:黃馨月
河長治水 點長治氣 田長治土
王明峰 劉敏
8月3日下午,四川省眉山市市民張崇文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幾年前與現在的東坡湖對比照片,引得一片喝彩。
眉山地處成都平原腹地,岷江穿流而過。東坡湖是岷江故道眉山城區段改造引流而成的濕地湖泊,受上游畜禽養殖、沿岸排污等影響,水質一度受到污染,群眾不滿意。
“一定要找準問題,徹底治理東坡湖污染!”眉山市委、市政府決心立即付諸行動。根據治水方案,市里迅速成立了“市、區領導小組+段長+河道警長+巡查員+保潔員+執法領導小組”的機構,污染節點全部上圖、上表,掛圖作戰,對表檢查。通過幾個月集中整治,東坡湖總磷、氨氮、化學需氧量等污染指數明顯下降。
東坡湖的變化,是眉山市河長治水的一個縮影。今年3月,眉山市在四川率先出臺河長制相關實施意見,建立了以黨政負責制為核心的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總河長、市長任總河長,明確了重點河段、重點湖泊和重點水庫渠系的市級責任領導。
流經眉山市的岷江、青衣江等,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其水污染治理情況如何,關系著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安全。河長負責、一河一策、綜合施策、多方共治的河長制工作機制逐步確立,眉山計劃通過5年努力,基本完成岷江、青衣江、球溪河干流的綜合整治。
以河長治水為契機,河長治水、點長治氣、田長治土的“三長”治污的環境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點長治氣,就是以大氣污染源頭為點,建立點、線、面相結合的點長制組織體系,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總點長。眉山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重點任務,建立中心城區大氣監測網絡和實時監控系統,網格化管理。力爭到2020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1.2%以上。
田長治土,就是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建立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田長制組織體系。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力爭到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穩中有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90%。
正如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所言,治理只是起點,讓群眾滿意、讓群眾受益才是根本。
東坡區白馬鎮龔村的“下濕地”,曾以臟亂差聞名。村民彭錫良和周圍200戶村民的生活污水都是經過小溝渠直接排向“下濕地”。如今,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流向鎮污水處理廠。當地因勢利導,投入2000萬元,投放3000多萬株水生植物、近10萬尾魚類,將“下濕地”打造成面積2平方公里的庫區,水域能見度2米,當地百姓干脆把“下濕地”叫成了“西湖”。環境改善了,當地不少村民正盤算著,在“西湖”邊開個農家樂,就地就業。
(轉自8月26日《人民日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