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3-27 17:12:24
責任編輯:毛馨怡
眉山網訊(劉敬宗 記者 王琴 文/圖)“張老師,你好!我的沼氣池喂了豬,產了糞,為何還是不產氣?”3月24日下午,丹棱縣農業農村局工程師張永才,接到齊樂鎮紅石村5組村民彭文忠打來的求助電話稱,他家沼氣池出現問題,需要維修處理。
3月25日上午一大早,張永才和技術人員一道來到現場,做好防護措施后,迅速進入彭文忠的沼氣池,采取“聞、聽、摸、看、記”(“聞”是聞氣味,“聽”是耳貼進厭氧池聽是否有聲音;“摸”是用手摸沼氣管道,“看”是仔細查看沼氣池是否蓋嚴;“記”是做好檢查記錄和出現的每一個具體問題)的方式,逐個對沼氣池進行仔細檢查。
村民彭文忠,在2016年時,建有一個規模可達800頭生豬的大型養殖場。當初建場初期,為了做到低碳排放,零污染,他將養殖場選址在桔橙種植核心區,并在縣農能辦的指導下,投資數百萬元建起了一個大型沼氣池、集中供氣站。包括發酵池、厭氧池、貯氣罐等,還鋪設了幾千米的入戶輸氣管道,免費供當地23戶村民使用沼氣,為他們提供生產、生活方便。據粗略計算,彭文忠一年僅免費供給村民使用的沼氣就達3萬余方。
“你看里面的糞水不斷冒氣,肯定有問題。”當走到第三個沼氣池前時,靈敏的嗅覺讓張永才一下感覺到漏氣現象發生,當即用手將井蓋里的水舀干,用鋼扦輕輕將覆蓋在上面的一層薄薄的水泥搗碎,清除碎塊之后,再用“干子土”(母質層的土)壓緊壓實,直到不見冒泡為止(堵住漏氣),“等全部通氣正常之后,還要在井蓋上面澆蓋一層薄薄的水泥層。”張永才叮囑道。
集中供氣站一共收集6個池子產的沼氣,其余5個均正常,可堵住漏氣點后,貯氣罐出氣口仍然沒有氣,這是為何?張永才又與技術員再一次沿著氣管慢慢尋找。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找到了癥結所在,遂立即將村民去年修路損壞、擅自錯接的輸氣管道,糾正重新連接之后,氣才最終被疏通。當彭文忠再開伐門,打開爐具開關時,只聽“嗖嗖嗖”的聲音響起,藍色的火焰瞬間燃起,彭文忠的沼氣池問題終于解決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