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1 10:06:36
責任編輯:雷堯
排除河道隱患,確保汛期安全。
眉山網記者 方青卓 文/圖
“當前是防汛的重要時期,為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大家必須嚴格堅持汛期晝夜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巡邏……”5月17日,丹棱縣黨仲水庫管理處再次部署落實防汛工作。這是丹棱縣扎實做好防汛減災工作的一個縮影。
進入汛期以來,丹棱縣層層落實責任,明確工作責任,嚴格督查考核,圍繞防汛減災目標,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開展各項防汛減災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排查隱患 繃緊汛期安全弦
“進入汛期之后,我們對轄區內水利設施及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多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有效保證汛期安全。”丹棱縣楊場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鎮扎實做好防汛工作,認真摸清情況,層層落實責任,組織鎮村干部對轄區內22座水庫、4座漫水橋、190個山坪塘進行了全覆蓋、拉網式安全隱患摸排,整改隱患5個。
截至目前,丹棱共勘測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102處。其中,滑坡79處、不穩定斜坡10處、崩塌(危巖)13處,規模以小型為主。
針對地質災害點多、面廣等特點,丹棱將每個地質災害點的監測、預防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責任人,進一步完善了縣、鄉(鎮)、村(居委)、組、點五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為迅速發現險情、及時預警自救,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丹棱尤其加強了村、組、點三級群測群防網絡的建設,將汛期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地的村、組負責人列為汛期災害防治監測責任人,配備專職監測人員,通過發放工作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建立群測群防點,全縣47個山洪災害危險區都落實了具體防汛減災責任人。
目前,該縣各級責任人、監測人員已全部落實就位,負責隱患點的巡查監測工作,認真落實地質災害巡查、汛期24小時值班、災(險)情速報等制度,讓每一處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時刻處于群眾監測之下,確保科學預警。
防汛演練 提升搶險處置能力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惡劣天氣明顯增多,發生洪澇災害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加強災害安全宣傳有利于提高群眾防范意識和能力,減少損失。”5月15日,由丹棱縣自然資源局主辦、雙橋鎮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年全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演練,在雙橋鎮中山村5組進行。
此次演練模擬地質災害點突發局部滑坡的真實情況,組織搶險隊伍開展緊張有序的實戰演練,各參演隊伍嚴格按照防汛減災應急搶險程序有條不紊地組織搶險、救援。演練中,各部門行動迅速,組織有力,協調配合,各盡其責。整個演練預警及時,巡查到位,撤離有序,處置果斷,指揮科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演練以遇險群眾安全轉移和突發事件處理為重點,發現并解決在行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防汛各項準備工作,增強了救援隊伍防汛減災的思想意識,提升了防汛隊伍的應急救援搶險能力。”丹棱縣自然資源局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李浩鎧表示,下一步,各鄉鎮將在水庫、山洪災害危險區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轉移避險演練,落實聯絡、召集、調動等應急組織程序,確保一旦到達預警指標或者出現災害征兆,能夠第一時間組織處于危險區與地災點的群眾提前轉移疏散。
加強儲備 筑牢防汛“保障線”
走進雙橋鎮防汛物資儲備點內,可以看到救生衣、編織袋、鐵鍬、雨靴等擺放得井井有條,張貼在墻上的統計表清楚地記錄著品名、數量及管理人員。“目前,轄區內已積極備好防汛物資,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有力保障防汛搶險。”該鎮主要負責人介紹。
記者從丹棱縣應急管理局了解到,該局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按照屬地管理合理規劃應急物資儲備點,對儲備的各類應急物資情況開展不定期清理,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同時不斷完善補充防汛救援物資裝備;落實防汛物資管理崗位責任制,明確專人管理,落實防汛物資調度方案及運輸隊伍,保證能夠隨時調用,確保應急救援迅速響應、科學有序。
據統計,目前,丹棱全縣備足防汛沙袋5.6萬條、砂石800立方米、沖鋒舟4臺、救生繩10000米、救生衣1200件,有效滿足防汛抗旱應急搶險救災的需要。同時,縣、鄉(鎮)兩級共組織防汛搶險隊伍10支,搶險人員達379人。
“防汛工作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丹棱將進一步強化保障,細化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全力確保汛期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