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4-23 09:46:34
責任編輯:雷堯
雅致的公廁環境。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公廁是城市文明的標尺,是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丹棱縣推進城市文明建設,大力實施“廁所革命”,著力解決公共廁所數量不足、衛生較差、布局不合理、設施不完善等問題,有效改善了市民居住環境,市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改造提升城區公廁
市民如廁方便衛生
日前,記者走進丹棱縣城區東升路公共廁所,廁所外觀設計簡單大方,地面鋪設的是一層易于清掃的單色地磚,隔斷式廁位、感應式洗手池、求救報警器……整個公廁干凈衛生,配套設施完善,市民如廁心情舒暢。
“改造提升后的公廁衛生、方便,解決了我們的如廁難題,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啊。”市民羅瓊表示,她是附近的經營戶,也是東升路公廁的“常客”。以前的公廁環境衛生差,如廁尷尬,還收費。現在好了,隔斷式廁位,如廁也不尷尬了,隨時走進來干凈無異味,讓人很舒心。
據了解,東升路公廁是在今年3月初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積60平方米,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三類廁所進行規劃建設。除了進行標準的配套設置外,還投入人文關懷,配套無障礙設施,設置了老年人、殘疾人專用廁位,解決了特殊群體如廁難問題。“作為殘疾人,最怕在外上廁所。如今好了,這廁所有專門的殘疾人廁位,解決了我的大麻煩。”在附近居住的市民王先生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已完成城區九龍廣場、文廟廣場、東升路城區公廁改造提升。下一步,將逐步推進旅游景區、鄉鎮場鎮公廁建設,解決如廁難問題,提升城市形象。”丹棱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丹棱計劃完成12座公廁新改建提升任務,目前正在逐步推進中。
創新機制強化管理
規范群眾文明如廁
公廁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丹棱縣按照“一管、二改、三建、四滿意”的總體思路,創新公廁管理機制,規范群眾文明如廁,形成“公用廁所,共享共護”的良好氛圍。
政策保障。制訂與公共廁所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公廁建設要求和服務標準,加強公共廁所管理,促進公廁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推行公廁專人管理制度,提高公廁管理水平。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要求各公廁產權單位或管理單位簽訂責任狀,明確責任范圍,實行考核和問責;建立督查機制,形成以政府為主、系統、部門配合、督查督辦的多層次監督檢查機制,實現規范化管理。
宣傳教育。利用報刊、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公廁管理的政策、法規及具體措施,強化全民文明如廁意識;出版《眉山市丹棱縣公廁地圖》,把干凈、文明、整潔、適用的公廁準確標識在地圖上,免費提供給市民和游客,并印制發放《公廁文明守則》,引導廣大市民和游客文明如廁。
管理服務。強化公廁規范化、精細化、人性化管理,建立長效化、常態化保潔機制。配備公廁專職保潔員,實行24小時在崗作業,做到隨臟隨保、定時打掃、即時維護,確保公廁內外干凈整潔,讓群眾如廁更方便。
實施“廁所革命”,當地群眾告別“臟亂差”如廁環境,曾經的嘮叨聲變成了贊譽聲,丹棱在推進城市文明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分享到